太廟金水橋大修完工驗收 裂縫和孔洞已經全部修補
發(fā)布時間:2004-12-30 00:00:00 編輯:石材網(wǎng)
“自明代建成以來,太廟金水橋曾在明清兩朝進行過多次維修,但這次,是近600年來惟一一次對其進行全面保護的大規(guī)模修繕?!?
太廟金水橋大規(guī)模修繕驗收,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孔繁峙向媒體介紹了工程的情況。經過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工人8個月的工作,太廟金水橋的漢白玉護欄已涂上了抗風化和酸雨腐蝕的有機硅材料——SI98。
橋面風化腐蝕嚴重
據(jù)了解,從2003年11月起,市文物部門開始對太廟展開大規(guī)模修繕,其重點是戟門前的7座金水橋和位于廟門內東南角的犧牲所。全部修繕工作于今年11月19日完工。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孔繁峙說,太廟是明代永樂18年的建筑,距今已經有近600年歷史,由于自然原因,太廟的很多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金水橋等石質文物也存在風化等問題,有些琉璃瓦和彩繪也因自然原因而老舊脫落。為此,北京市政府在2001年就將太廟犧牲所修繕和金水橋防風化保護列入了市級以上文物搶險修繕計劃。
金水橋已經到了必須保護的地步。歷經幾百年的風吹日曬和酸雨侵蝕,雖然太廟戟門前金水橋的大部分欄板、望柱都保存完好,但有些已經風化嚴重,表面布滿縱橫交錯、深淺不一的裂紋,有些甚至還出現(xiàn)了被腐蝕出的孔洞、整體疏松的現(xiàn)象。雖然自明代建成以來,金水橋也曾在明清兩朝進行過多次維修,但此次保護工程,是近600年來惟一一次對金水橋進行全面保護兼大規(guī)模修繕。?
補洞修縫防風化腐蝕
北京市文物保護設計所的趙晉軍先生介紹,從今年4月6日起,北京市文物古建公司開始了對金水橋的保護工作。首先是將金水橋畔泊岸邊鼓閃嚴重的石頭歸復原位,然后用與原石料相同的材料充填、修補裂縫和孔洞。其次是對金水橋石材表面進行清理,清洗附著在上面的臟東西和有害物質。
解決了金水橋的風化問題,工人們將我國傳統(tǒng)的宣紙打成紙漿,將紙漿附著在金水橋石材的表面上,隨著紙漿的自然干燥,吸出石材中容易造成風化的鹽分,然后再在金水橋所有的石材表面刷了一層北京化工二廠生產的名為SI98的有機硅材料,加以保護。趙晉軍透露,這種有機硅材料能夠有效阻隔雨水和空氣與石材表面的接觸,從而達到防腐蝕、防風化的效果。??
修繕不留痕游客看不出
金水橋保護工程的施工單位,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項目經理徐子旺說,金水橋的修補都是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的,SI98涂料也是透明的,所以保護過的金水橋和以前沒有什么變化。游客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fā)現(xiàn)修補的痕跡,而涂料則是根本看不出來的。金水橋的保護工程對游人參觀沒有影響。
據(jù)了解,除了金水橋外位于廟門內東南角的犧牲所也于2003年11月起進行了修繕。金水橋和犧牲所修繕總共耗資近200萬元。其中北京市政府撥專項經費100萬元,其余經費由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籌集。
廣州日報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更多一手石材新聞, 微信公眾號“石材網(wǎng)石圖APP”關注獲得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wǎng)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石材網(wǎng)naokeng.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
青溪石材園發(fā)展全產業(yè)鏈,年產值超5億元,帶動1300人就業(yè),助力當?shù)亟洕衽d。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