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頭亦是寶 雕刻琢磨成藝術
發(fā)布時間:2005-05-12 00:00:00 編輯:石材網
一塊“樂石齋”牌匾后藏著一個10平方米的書房,書房里呆著一個人,整天對著石頭雕磨刻畫,他有一項“浩大”的工程——雕刻一千枚印鈕。
他是位65歲的老人,體健神旺,談起印鈕,兩眼就直射出興奮的光,“現在用來收藏,以后給我的后代把玩?!彼麙咭曋块g里兩大櫥子的印章說。雕刻一千枚印鈕,全憑當初的靈機一動,這位住在福州省直湖前小區(qū)叫施寶霖的老人告訴我。
1983年夏,施老所在的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到北京與故宮合辦壽山石雕展,施老是工作人員之一。在故宮查詢資料時,他發(fā)現古時有個“百硯千章齋”收集了千枚印章,正感慨印章多呢,旁邊有人抱來一些齊白石留下的印鈕,施老看著這些光有印鈕,而無邊款、篆刻的“印章”,很是遺憾,想:“百硯千章齋里的印章雖多,但都是收集來的,而我,自己也可以刻一千枚印鈕?!本瓦@樣,施老回到福州后開始潛心雕刻,現在已有大幾百個印鈕了。
施老的處女作,誕生在1955年,那年的一堂勞作課上,老師布置了一道作業(yè):要求每位學生動手制作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從小就喜歡美術的施老一下子就想到了印章,回到家,他找出一方壽山石硯臺鋸斷,再找來一枚印章,一刀一刀地仿著雕刻印鈕,可在篆刻時他犯難了,印章底部的那幾個字怎么寫?他找到美術老師說“我在雕印章,可‘施寶霖’這幾個字不會寫?!崩蠋熉牶髮ⅰ笆毩亍钡目娮ê髞聿胖赖模懺诩埳?。施老按著這幾個字,一筆一畫地臨摹。
終于,第一枚印章完成了,那年他15歲,那枚印章不大,石質不是很好,印鈕是一只老鼠,雕刻技法也很普通,現在他已經雕刻了幾百枚印章,可他一直將這個處女作視若珍寶,精心地收藏著。
選石頭,他從來不挑,“在我的手里,沒有廢石”,許多的印章,都是用別人用剩丟棄的邊角料刻的,他拿給我看的兩只紙盒里,最小的印章,比拇指指甲蓋還小,“這就是別人切掉不要的那一小塊石頭做的”,施老說這句話時,驕傲得毫不掩飾??逃≌?,施老依石而定,隨心所欲,如果有人想拿石頭來要求施老按照要求刻東西,他肯定會被硬生生地拒絕,“刻什么,我心中有數,要他來教,不爽!”
“印鈕、邊款、篆刻,三樣一樣都少不得,這才是完整的印章”,在施寶霖小書房里,他旁若無人地鑒賞印章篆刻的金石美,邊款詩文的滄桑美,閑情趣語的印文美。
海峽都市報
來源:互聯網
更多一手石材新聞, 微信公眾號“石材網石圖APP”關注獲得
上一篇: 金剛石圓鋸片將遭美國反傾銷?
下一篇: 中華后羿壇在江蘇射陽揭幕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石材網naokeng.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青溪石材園發(fā)展全產業(yè)鏈,年產值超5億元,帶動1300人就業(yè),助力當地經濟振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