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材的質量標準與檢測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0-01-02 14:20:10 編輯:石材網
外觀質量?
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和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在實際裝飾效果上最易出現的問題是色差問題,俗語中的色差在石材標準中被稱為色調花紋是否調和,屬于外觀質量指標中的一項。外觀質量還包括外觀缺陷,指缺棱、缺角、裂紋、色斑、色線、坑窩,大理石板材還有翹曲、凹陷、污點等外觀缺陷。
在天然花崗石和大理石建筑板材標準中外觀質量指標規(guī)定,同一批板材的色調花紋應基本調和,優(yōu)等品中不允許有外觀缺陷。
缺陷的檢測方法為,將被檢板材平放在地面上,距板材1.5米處明顯可見的缺陷視為有缺陷;距板材1.5米處不明顯,但在1米處可見的缺陷視為無明顯缺陷;距板材1米處看不見的缺陷視為無缺陷。由于天然石材的色差問題普遍存在,因此用戶在選定石材品種后最好要選好協議板,大批量定貨時更要如此。協議板盡量要大一些,要充分顯示該品種的色調花紋。協議板應同時讓有關各方各持一塊,以便統一標準,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發(fā)生。
鏡面光澤度 光澤度對于鏡面板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光澤度指飾面板材表面對可見光的反射程度。在石材標準中,光澤度被稱為鏡面光澤度。現行天然花崗石板材標準規(guī)定,鏡面板材的正面應具有鏡面光澤,能清晰地反映出景物。鏡面板材的鏡面光澤度值應不低于75光澤單位,或按供需雙方協議樣板執(zhí)行。標準規(guī)定的光澤度最低值是一個基本值,大部分花崗石板材的光澤度值在80~90光澤單位時,才具有良好的鏡面光澤。因此,用戶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要求,在購貨合同中注明光澤度應達到的值,或按協議板的光澤度值作為標準。新修訂的天然花崗石板材國家標準中,已將光澤度最低值從75光澤單位提高到了80光澤單位。
現行的天然大理石板材標準中對光澤度值進行了等級劃分,而且相同等級的最低光澤度值也因化學主成分的不同而不同。優(yōu)等品的最低光澤度值按化學主成分不同而分成3類,分別為90、80、60光澤單位。該標準值的確定是充分考慮到化學主成分對拋光工藝的影響,并結合大量的試驗確立的。目前市場上的大理石板材以進口大理石為主,而且基本上是以大毛光板的形式進入市場,再根據不同的要求切成各種工程板。根據近年來的檢測結果,這些大理石鏡面板材的光澤度基本上都能達到標準所規(guī)定的要求。
加工質量
石材的加工質量直接影響到石材飾面的裝飾效果,也是石材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這些技術指標分別為規(guī)格尺寸偏差(長度偏差、寬度偏差、厚度偏差)、平面度公差、角度公差。根據這些技術指標的偏差和極限公差將板材分為優(yōu)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購貨合同中規(guī)定要達到的等級,避免使用“達到國家標準”等籠統字樣的產品,可以要求供貨方對每批產品出具產品檢驗報告。注意每批產品中,如果是優(yōu)等品則不允許有超過5%的一等品存在,如果是一等品則不允許有超過10%的合格品存在,如果是合格品則不允許有超過10%的不合格品存在。
物理性能 石材的物理性能指標是石材最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標,尤其是外裝石材,特別是高層干掛石材,直接會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物理性能指標常指體積密度、吸水率、干燥壓縮強度、彎曲強度4項,這4項試驗一般只能在專業(yè)的質檢中心進行?;◢徥⒋罄硎?a target="blank" href="http://naokeng.cn/trade/supplylist-ca149.html" title="荒料">荒料標準及板材標準都有嚴格的具體指標規(guī)定,它是反映天然石材材質本身的重要指標。用戶應對每批板材要求供貨方提供物理性能檢驗報告,或自行送樣檢測,避免一些風化料和強度很低的石材掛上墻,留下安全隱患。
國家強制性標準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開始實施,標準中將石材放射性分為A、B、C三類,詳見下表:
放射性類別(類)
IRa內照射指數
Ir外照射指數
使用范圍
A
≤1.0
≤1.3
其產銷與使用范圍不受限制
B
≤1.3
≤1.9
不可用于住宅、醫(yī)院、學校、幼兒園等I類民用建筑的內飾面,可用于I類民用建筑的外飾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的內外飾面
C?
≤2.8
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飾面和室外其他用途?
≥2.8
只可用于碑石、海堤、橋墩等人類很少涉及到的地方
來源:365中國石材網
更多一手石材新聞, 微信公眾號“石材網石圖APP”關注獲得
上一篇: 標準收藏:以后石材裝修就靠這些硬
下一篇: 解析:石材的光面、燒面、荔枝面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石材網naokeng.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青溪石材園發(fā)展全產業(yè)鏈,年產值超5億元,帶動1300人就業(yè),助力當地經濟振興。 [全文]